MP4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MP4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宏观政策走向引争议何处是底扑朔迷离

发布时间:2021-01-21 14:16:52 阅读: 来源:MP4厂家

宏观政策走向引争议 何处是“底”扑朔迷离

经济增速二季度“探底”至 7.5%,那么7%还会远吗?  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半年报”数据出炉,GDP增速如之前的市场预期继续下滑。国家统计局 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 .6%,而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下滑至7.5%,触及年度目标的“底线”。  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将其归咎为新一届政府特别重视调结构、 促改革上。但由于政府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底线尚不明朗,市场对经济底线之争甚嚣尘上。  受访经济学家认为,年初确定的今年7.5%增长目标很有可能是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底线”。但如果下半年政策难有作为,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7%左右,全年7.5%的增长率下限或将被突破。  “七上八下”成常态共识  经济增速的下限在哪里?  这场主动减速的推动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表态并不明确。他在16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的“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这一说法,仅比他在一周之前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曾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稍微明确了一点。  而财政部长楼继伟的言论则更吸引到市场的关注。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他曾表示中国实现今年目标没有太大问题,即使6.5%的经济增长率也不会成为大问题。  政府对经济增长容忍底线到底是7%、7.5%,还是6.5%?  三个数据中 ,7.5%是政府年度经济目标,7%则是“十二五”规划的年度增长目标,意图将政府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两者可以分别视作短期和长期目标。部分受访人士认为,经济虽然存在一定失速风险,但仍在官方可以容忍的范围内运行。 从年初确定的7.5%增长目标看,目前基本处于合理的区间。  “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并非无底线,毕竟过度放缓将引发经济体系的金融风险,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间的螺旋式互动可能会导致‘硬着陆’,进而形成社会不稳定。”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  “我认为底线应该是不影响社会就业以及经济正常运转。”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对记者表示。  他认为,短期突破7%或7.5%,甚至跌至6.5%也是正常的,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将在底部徘徊,即上不去也下不来。在他看来,经济转型时期,增速上下波动不会有影响,并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6%~9%的区间都是合理的。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接受记者采访时持相同看法,“经济增速在7%上下浮动是正常的。”在他看来,二季度增速为7.5%不是很坏,但下限也不可能跌破7%,或下滑至7.2%或7.3%左右。 但他也强调,未来主要看就业。“虽然GDP接近底线,但就业在底线之上。”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7.5%是政府比较确切的目标。  在已经发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就业状况总体上表现稳定。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首先,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万人;二,今年上半年外出农民工1.7亿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4万人;三,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只要经济增速不低于7%,随着调结构力度加大,经济增长速度平缓下滑对就业的影响不会是灾难性的。  而另一个“上限”指标即物价,按照今年初设定的目标,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要控制在3.5%左右,这被业内视为全年物价涨幅的“上限”。上半年公布的CPI涨幅为2.4%,仍在合理范围内。  经济放缓势头仍在延续  尽管目前披露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仍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失速”风险可控,但是同期披露的6月份经济数据则显示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势头仍然存在。  具体来看,6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在5月1%的微弱增长后,继续下滑至-3.1%,出现了自2012年1月以来的首次同比下滑。  工业增加值也低于市场预期,5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增长0.7%,但6月份则降至0.5%。“低于预期可能是受到贸易数据意外疲软的拖累,凸显了出口行业仍未摆脱低迷的状态。”朱海斌表示。  在投资表现上,1月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温和回落,同比增长20.1%,而1月至5月为同比增长20.4%。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撑,但近期这两个行业的增长势头也有所放缓。  制造业投资的持续疲软是经济面临的另一大挑战。6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7.1%。国企累计实现利润增速从6.5%到-11.6%。  为此,范为认为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并且中国经济不会过快恢复。他做此判断基于三个原因:一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如增加投资,只能继续扩大产能过剩;二是金融领域负债较多,利率较高;三是人口红利也渐渐消失。  “不排除未来单季GDP增速低于6%,接近2009年一季度GDP增速水平。”范为认为。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1%。  范为提醒,如果经济继续下行,会使产能过剩与重资产(固定资产)行业受冲击较大,像有色、钢铁等行业既是产能过剩也是重资产行业理所当然最受冲击,而工程机械与汽车等重资产行业也会受到影响,因为上述行业此前获得投资较多,近期无调整。  新兴产业有望受关注。在当前中国经济放缓、增长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安邦咨询研究人员认为,新兴产业投资不同于传统的“两高”产业或其他粗放发展的传统产业,相关投资将会受到政策鼓励。除此之外,其他中国既定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也可能成为下半年的投资热点。  宏观政策走向引争议  由于二季度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增速已经下滑至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附近,近期高层在政策方面密集表态。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是否需要出台刺激政策,目前在学界存在争议。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一届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调结构上,对增长下滑的容忍度提高,大规模刺激政策马上出台的可能性较低。而另一些受访经济学家却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整体GDP增速仍将处于下行通道,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将放缓至7%左右,短期稳增长政策势在必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记者表示,近期总理接连发表讲话表示要保持经济平稳,避免大起大落,并不是要出台刺激政策。他认为,在没有任何经济刺激的状况下,今年经济增速仍然维持在7.5%左右,这是因为去年三季度刺激后,经济有一个惯性的增长。  换言之,中国经济仅靠目前的政策难以稳定在7.5%附近。因此,更多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应该是必然的。  而胡月晓则认为:“未来政策在于执行,而不在于出台新政策,关键在于能不能坚持执行如房地产调控政策等。”  就在争论不休之时,两个重要的政府部门也在近期做出了不同的政策回应。  7月17日,财政部在官网刊文称,财政部长楼继伟近日在美国华盛顿表示,从政策取向上来看,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会在保持财政赤字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着眼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做一些政策微调。  同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则透露,商务部目前正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采取支持措施,料将很快出台。支持措施的总体思路是:为企业提供一个既有利于稳增长,又有利于调结构;既有利于稳定出口,又有利于扩大进口;既有利于降低出口成本,又有利于开拓新市场,发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综合优势的贸易环境。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对记者表示,经济增长下滑至政策目标附近,稳增长政策势在必出。但他预计,未来政策的推出将会视经济增长的下滑情况而逐步、扭捏的释放,这种稳增长政策的“挤牙膏”模式会在下半年持续进行。  决策层已经认识到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李克强总理的“下限论”,可以看作是一个关键信号,7月份或迎来宏观政策的拐点,中央政府有望对防止经济硬着陆作出更大的努力。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  在他看来,二季度中国经济不仅同比一季度进一步回落,环比也呈现负增长走势,显示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这就意味着,倘若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难有作为,今年7.5%的增长率下限无疑将被突破。  朱海斌则表示,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将明显有别于2008年~2009年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方案。他认为,政策应对措施仍是未来一大主要不确定因素,而这一不确定性集中于执行层面而非政策立场。  “新一届政府需要采取行动,稳定市场预期。李克强总理上任后第一把火便成功打压了市场对新一轮宽松的预期,现在应当跨出第二步,根据设定的蓝图施行结构性改革。”朱海斌说。  政府会给出一个怎样的下半年政策展望。7月下旬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将为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定调。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